联系我们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儿童青少年发展>言语暴力是一种无形的武器,你会使用吗?

言语暴力是一种无形的武器,你会使用吗?

发布时间:2015-11-15 点击数:2192

无形的武器——言语暴力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传统思想,很多人都能够比较辩证地去看待了,在教育孩子时尽量少用体罚的方式。但是,作为能够使用语言的高级动物,人类之间的攻击除了肢体行为之外,也衍生除了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打压。


语言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呢?

言语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过程。言语暴力是一种隐形的暴力形式,与一般的行为暴力有相似,也有所不同。

不同的是,言语暴力不会像肢体暴力一样,随着施暴者行为的结束就结束,在每一次我们回想起那些话语时,伤害就会再次出现,继续“鞭笞”我们的内心、“腐蚀”我们的思想;一样的是,这些受伤的经历、感受,会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像拉扯木偶的线条,一直牵制着我们的心灵。

专家表示,语言伤害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人格障碍或反社会行为。前段时间,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对青少年犯罪记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影响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他们通过视频讲述了言语暴力对这些走上歧途的孩子的创伤,还用独特的创意,以一种更易感知的方式,让大众从中体验到言语暴力这种“武器”带来的严重后果。


或许我们会觉得,这些案例太过极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别人的言语暴力,好像也没怎么样。在知乎网上的讨论中,很多人说出了他们针对言语暴力的心声,那些伤害是切实存在的。


—因为她,我感觉我的童年很灰色。一点小事没做好,会有一堆“你说你有什么用!找个东西找不到,你是不是眼瞎!“的数落。但是可能那时候还是个孩子,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哭着请求或者好好跟她表达“你以后能不能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我真的很难受很伤心。”只是,在她每这样一次数落后,我的心就关上一点,我想要拉远距离,保护自己不那么受伤。

—恶毒的话是一种持续性的伤害,会时不时的想起来。在你失落的时候,这些否定和辱骂涌上心头,你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同那些恶毒的话所说的那样不堪或差劲。

—我觉得不仅仅是语言会让人受伤,说话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甚至她咄咄逼人的气势,无一不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语言暴力让我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最让我难过的是让我看不清所爱的人的模样。在你今后对我好的日子里,都像错觉。

如果语言暴力是抚养者长期的一种行为,对于还没有建立完整人格的孩子而言,在自我接纳、人际关系、情绪等等很多问题上都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亲人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个人自我概念的一个部分。而这些社会关系对个体的评价,是个体日渐成长过程中形成自我评价的导引,那些伤人的、恶毒的语言,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会越来越深的渗透到骨髓,扎根在人们的思想中,最终,自动化地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的,或者不够好的,对自我的不接纳根深蒂固,也就容易产生不自信、自卑的心理,而人际问题、情绪问题、偏差行为、学习困难等等问题也就接踵而至。

另外,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多年前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侮辱歧视性的语言。可见,老师这一教育者带来的言语暴力伤害同样不容小觑。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愤怒、生气的时候,但那时我们是口不择言地泄愤、责怪、贬低、谩骂别人,还是能够就事论事,不使用语言暴力,作为家长、老师、朋友的你,现在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