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儿童心理>宝宝恋物的秘密

宝宝恋物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4-03-05 点击数:2038

    

     我家宝宝3岁了,1岁多的时候就给她买了一只毛绒的维尼熊。尽管还有更多各式各样的玩具,但她显然更喜欢这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维尼熊。宝宝似乎从来没有和维尼熊分开过,去哪里做什么,都带在身边,晚上入睡时更要维尼熊的陪伴,否则就烦躁不安,无法入睡。我曾经试图强行将维尼熊拿走,结果哭闹了一整天,不得又只好把维尼熊还给。这次我们准备出去玩儿,她还要带着,我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贝贝妈


   贝贝并不是特例,在很多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们都有相似的经历。宝宝可能一定要盖某一条特定的小被子才肯入睡,也可能对一条小手帕或一个布娃娃情有独钟,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它,一旦没有了它,宝宝就会变得焦躁,这属于宝宝恋物。

   其实宝宝恋物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宝宝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大至3岁之间,其恋物在2岁时最为强烈。其实儿童的恋物心理是一种常见现象,尤其在白天变成黑夜、宝宝想睡又怕失去知觉时,不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加,此时某些物品对宝宝来说就非常重要,它们是宝宝心理安全感的依靠。父母不必为此过度担心,但也不能轻视。

   2岁以后,宝宝发现妈妈不再只属于自己一个人,于是他们需要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一条有特殊气味的柔软毛毯或者类似的东西来部分代替妈妈,成为妈妈关爱的简易伪装。宝宝一旦离开这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会有忐忑不安的行为,严重的甚至会怕见陌生人,逃避集体活动,也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胆怯退缩。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宝贝们的恋物行为大都是源于他们幼年心里的不安全感。尤其是从小就开始在自己房间单独入睡的宝贝,父母工作繁忙较少与之嬉戏玩闹的宝贝,长期与电视相伴的宝贝,更容易患上这种“恋物瘾”。妈妈们如果不想再为了宝宝亲爱的玩具而头疼心烦,不如试试下面几招:

  多拥抱。平时多拥抱宝宝,给宝宝的皮肤“解解饿”。就算宝宝做错了事,也可以拥抱他。经常性的拥抱能给宝宝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也不要紧;你很安全……


  睡前安抚。现在有些家庭主张从小让宝宝分房睡,但就算让孩子独睡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所有的宝宝都会害怕噩梦和黑暗,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癖”的,所以,爸爸妈妈在宝宝睡觉前应该多花点时间陪伴宝宝。可以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或者开亮一盏小灯,等宝宝睡着了再离开。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其对小毛毯之类物体“脱瘾”了。


  准备迁移载体。宝宝最容易对小包被、小抱枕、 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妈妈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多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绒布熊家庭(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他的表弟们),让孩子轮换使用。


  分散恋物情结。爸爸妈妈要多为宝宝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带他到野外去郊游,丰富宝宝玩耍的对象,不要让他沉溺在自己和物品的小空间里。诱导宝宝把注意力和兴趣对象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用各种不同的兴趣

 

   (内容来自网络,柳笛心理咨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