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一、孩子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没有让孩子当小干部,没有给孩子一定的工作任务,甚至在课堂上很少提问他,或者老师跟某个孩子从来没有交谈过。
二、孩子对某科的学习缺乏兴趣,成绩不好,即使老师没有对孩子批评、责备,孩子自认为学习不好,老师不会喜欢自己,于是对老师缺乏感情。
三、因为纪律问题或个别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过多、过于严厉。受到太多、太严厉批评的孩子,在老师面前缺少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造成感情上的隔阂。
四、被老师冤枉过,老师又没有认真承认自己的失误。老师教育、批评学生时,难免出现错误,有的孩子被冤枉了,耿耿于怀,产生委屈甚至怨恨情绪,与老师感情疏远。
要解决孩子不喜欢老师的问题,必须分析具体原因是什么,找准了原因,再思考解决措施。从分析中往往发现老师应承担一定责任,而我们家长又不便于直接给老师提出意见,要求老师改变变教育行为。家长应该采取加强沟通、逐步建立感情基础的方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这种状态不尽快改变,势必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挖掘老师的优点。家长可到学校做一些观察、调查,尽可能多地了解老师的长处、闪光点,然后把老师的这些长处、闪光点告诉孩子,去冲淡孩子对老师的不良印象。
其次,设法取得老师的帮助。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如果能设法让老师给予孩子一些“偏爱”,比如批改作业详细一些,与孩子说话时表情语调亲切一些,多给孩子一些表扬鼓励和个别辅导等等,孩子很快就能改变对老师的看法。
第三,如果老师比较豁达、开明,家长可以将其衣装不够庄重的情况委婉地指出;如果老师不很豁达、开明,也可以向校领导反映情况,让校领导去做工作。家长要主动和老师沟通。孩子不喜欢哪位老师,家长先主动与这位老师沟通,以尊敬、虚心的态度,倾听老师的话,包括批评孩子、甚至批评自己的话。家长这样做,会促使老师自省。
第四、对孩子认真进行尊师教育。学生必须尊敬老师,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也是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不尊敬,那是不对的。最忌讳家长站在狭隘的立场,对老师评头论足,陷入失败的误区。一旦家长对教师失敬,再教育孩子是很难的。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老师的不拘小节,不应该成为自己厌弃功课的原因。要使孩子明确自己在学校的目的任务。要学会正确面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要轻易受到干扰就拿功课“撒气”。告诉孩子,生活中没有顺风的船。即使在成人以后的人生长河中,也不可避免要面对自己反感的人和事,总不能因为人和事的原因就影响目标任务的完成。要从小锻炼鉴别力、耐受力以及宽容能力,避免因小失大。
(内容来自网络,柳笛心理咨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