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初入职场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求职也是每个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在求职和工作中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何理解职业适应,对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了解并能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就针对这一问题我来浅谈一下。
一、大学生初入职场不适应的表现
没有脱离学生的角色。一部分同学初入职场,并没能很快很好的给自己一个定位,仍然觉得自己是一名学生,非常留恋单纯的学生时代。领导吩咐什么就做什么,甚至依赖老员工,不能够养成独立自主完成工作的一种作风,对自己的工作也不能很快熟识。学生的模式是不能帮助进入职场的,应该有所担当适应转变,否则难以适应社会。有过度的自我优越。有些大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在大学里有所成就,就会表现的眼高手低,相当自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受挫后会难以调适。心态消极,容易放弃。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家庭的保护过度,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低。遇到问题先想到的不是解决而是放弃。这样容易缺乏自信与敬业精神。
学校的教育与社会脱节。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学到的知识理论性较强的。而当步入职场时,就需要我们实际的运用到,学的并不一定都是能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也有很多是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去学习的,大家会迷茫。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与社会需要不符。有的大学生并不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如何适应职业
明白角色差异。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就从人生舞台上的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角色,同时还扮演着社会角色。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角色、职业角色、社会角色三者之间的区别,经过学习,逐步形成观念,训练技能,才能有效地协调新旧角色的转换。加强自我认识。对自己要有一定的认知和定位,不要自负也不要自卑,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认识自己的工作,树立正确的工作责任意识。要以开放的心态认真学习,学习细节、流程中的知识,分析和借鉴别人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脚踏实地做事,从基础的做起。无论在平凡的事情,都会有让你所收获的。
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与协调。刚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看问题会有主观性,心理承受里也弱。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怯懦自卑。对周围人的评价也很敏感,这都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应该改掉在家里的以自我为中心、一点小事就发脾气的性格。要注重培养宠辱不惊,以平常心面对所有的事情,学会与同事谦虚、随和的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帮助他人。当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麻烦时,以谦虚诚恳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解决。这样能增进同事之间相互了解,缩短彼此的距离,使自己尽快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在职场中还会遇到派系之分,这就要一切以工作为重心,以公司的利益出发,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让自己在这个环境中也能很好的适应。
总而言之,目前的大学生求职状况还是很乐观的,不论学历高低,大家最终都会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职场新人只有及时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尽快适应职场,并规划自己的职场,不断成长、成熟,才能让自己的职场生涯更为顺畅。
(内容来自网络,柳笛心理咨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