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力量”
在四种应对方式中,指责型的人常常会感到怒气冲天,越愤怒越指责,越指责越愤怒。愤怒赋予我们力量去面对具有威胁性的人或情境,我们永远可以“转愤怒为力量”,但是在家庭和团队里,我们也永远要善巧方便地处理愤怒这种情绪:愤怒可以表达,但不能把愤怒变成武器伤害伴侣、孩子、父母或朋友、同事。面对威胁到“我”、“我的”、“我的权利”、“我的方式”的人、事、情境,我们可以放下,也可以用“我信息”表达感受:“你这样做(说),我感到很生气”,而不必要争个“你”错“我”对。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有“你的方式”和“我的方式”,“我”可以不同意“你”,但是不意味着“我”对“你” 错。沟通,永远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未表达或压抑的愤怒是极为有毒的。在有威胁或危险的情境中,不单人会愤怒,多数的动物也会愤怒。动物生气后接下去可能就是打斗,因此,愤怒是打斗之前身体的准备程序。身体透过愤怒调整内分泌,使身体达到打斗的最佳状态,让我们更有力量去面对威胁我们的对象。动物的愤怒很像国家的备战,当一个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会立即进行备战,将大量的资源投入战争的准备中。可一旦战争威胁消失,这些投入的资源多数成为废物。人类是有智能的高级动物,但是就愤怒对身体的影响而言和动物是一样的:身体将许多资源进行调整,以进入战斗的预备状态,准备应付接下来的战斗。一旦状况消失,这些调整的资源就成了废物,必须排出体外,或花费力气将之改变过来。-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提到动物是如何调整身体的:两只鸭子发生了争斗……这种争斗通常只会持续几秒钟,然后这两只鸭子就会分开,向不同的方向游去,并用力扇动几下它们的翅膀。然后它们就象没有发生过争斗一样继续和平地在水上游泳。它们通过扇动翅膀,释放多余的能量,因此这些愤怒的情绪能量就不会蓄积在它们的体内进而变成有毒的东西。-
《黄帝内经》(灵柩篇)中对疾病的原因有一段说明:“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愤怒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愤怒不仅会大量消耗资源,非常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和多数的疾病一样,长期愤怒会在人的身体上留下痕迹。从外表上看脾气火暴、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谢顶,严重的还会使头顶的形状改变,头顶中线拱起形成尖顶的头形。愤怒程度轻一点的,则会在额头两侧形成双尖的M字形的微秃,这种人脾气一定急噪。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发脾气时,肝气会往上冲,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头。严重的暴怒,有时候会造成肝内出血,更严重的有时会吐血,吐出来的是肝里的血。程度轻一点的,出血则留在肝内,一段时间就会形成血瘤。这些听起来很可怕,可是却是真实的情形。-
愤怒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闷在心里的愤怒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生闷气会使得气在胸腹腔中形成中医所谓的“横逆气滞”。女性的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癌多数可能是生闷气的结果,而且多半是生伴侣的气。另外一种情形是有气无处发的窝囊气,这种人外表修养很好,好象从来不发脾气,其实心里经常处于愤怒或着急的状态。这种人也很容易形成横逆的气滞,造成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严重的会造成胃出血。这样的人额头特别高,也就是额头上方呈半圆形的前秃,是最大的特征。发病时鼻翼两侧会出现结晕,略红时仅是溃疡,非常红时就可能出血。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太盛时会使脾脏也跟着旺起来,如果血气很旺盛的年轻人,这时会产生很多白血球,去处理肠胃的问题,一些年轻的白血病患者的真正病因很可能就是来自愤怒。愤怒会造成肝热,相反的肝热也会让人更容易愤怒。从中医的观点看,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恶化会越来越严重,也愈来愈难改变习气。
只有一个人真正下决心彻底改变时,才有机会回头。这是生命设计好用来修炼人性的方式,几乎所有的习气都是类似的逻辑。例如,悲伤肺,肺伤了更易悲;忧伤脾,脾伤了更易忧,从而走上忧郁症的死胡同。当人体长期透支体力,使血气下降到阴虚火重的水平时,由于这时的人体使用的能量是透支的,肝火也比较旺,人就很容易愤怒。因此,调养血气,使血气上升超越阴虚的水平,也会使人的脾气变的比较平和。暴怒也会造成肝热,继而使肺也跟着热了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失眠。医院里身体虚弱的病人,有时候一愤怒就会造成生命的危险。例如,痰比较多的病人,一旦愤怒就会使痰往上涌,造成严重的气喘,有可能会窒息死亡。-
由于愤怒会使身体造成许多问题,因此,日常保养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到内心平静,不动怒。所谓不动怒并不是压抑情绪,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寻求生命真正的意义。“看透”方可“放下”,“放下”就可“自在、随缘”。在面对人生不如意时,能够有更宽广的心胸包容他人,接纳事件,根本没有愤怒的念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