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毒树的故事
第一种人的看法是:既然这颗树会给我们带来危险,那趁我们还没有受到伤害赶紧把它砍掉。在其他人还没误食果实前把它砍掉。
第二种人的看法是:他们不讨厌这颗毒树,他们了解,要对生命敞开胸怀,要以深入的、真诚的慈悲来对待周遭所有的一切。所以他们说,“不要砍,而是对这颗树怀抱以慈悲。”于是他们在这颗树的周围围上了篱笆,还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上,“树有毒,请误食”。
第三种人的看法是:哇,有毒的树,太好了,正是我们要找的。然后他们拿起果实研究,把这果实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了良药,治疗人们的疾病,转化了不幸。
在我们的人生中,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每当我们遇到自己的内心的害怕、贪婪、攻击、冲突、抑郁、沮丧、悲哀等等困扰我们是躲避、压抑、制止;还是用慈悲拥抱这些困扰,面对这些困扰;甚或还是去欣赏自己,去转化困扰变成积极的心态,在困难中找到意义或价值呢。
每当我们的身体生病时,我们是讨厌疾病,极力对抗疾病;还是接纳人都有病;还是去倾听疾病想要诉说的讯息,积极的去疗愈呢。
每当看到孩子身上的坏毛病时,我们是立即训斥、批评和制止;还是慈爱去容纳去教导;还是加以尊重并从坏毛病中找到有价值的地方进而转化坏毛病变成其自身的优势呢。
每当我们与伴侣发生争吵时,我们是立即离开;还是以爱来化解来包容;还是去聆听在争吵背后的积极期待,从争吵中了解彼此,从而转化成为沟通方式,让心更加靠近心呢。
每当我们碰到工作上的困难,我们是敷衍、逃避;还是迎面而上;还是把困难或自己的弱点当成自己的学习机会,让自己不断的进步呢。
每当我们看到看不惯的人或事,我们是厌恶、不屑、避开;还是抱着一颗容纳的心;还是欣赏那些人或事亦有他们自己的风采呢。
当然,每个人肯定还有更高明的方式或选择。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境,各式各样令人难以理解的人或事,我们是批判、害怕还是慈悲为怀,甚至是欣赏、尊重、关注呢。
我想我们都是有智慧的人,会以智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一切。
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其自身的灵性。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灵性,也就看到了宇宙万物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