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学习障碍矫正>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及矫治

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及矫治

发布时间:2012-09-27 点击数:2853

学习障碍( 1 ~a mi n g   D i s a b i l i t i e s ,L D) 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 、听觉障碍 ,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 、书写 、计算 、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征。L D儿童主要表现是智力正常 ,有适当的学习机会 ,但是学习成 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典型特征是 1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 阅读障碍,计算 、拼写障碍,手、眼和动作协调障碍。国内外报道,儿童 L D的患病率为 6 . 5 %一1 7 . 8 %…,明显多于女, 比例约为 4 : 1 。 

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复杂,目前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学习障碍的防治应该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1 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

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既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内部因素,又有学校、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外部因素。 

1 . 1 生理 因素

1 . 1 . 1 遗传 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 ,基因复制的保守性 ,导致遗传因素在许多心理 、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临床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均发现 L D有家族聚集性,I t i c l l a l n d s o n 【 2 J 研究发现,在 L D儿童 的一级亲属中, L D的发病率高达4 5 %以上。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生的发病率比二卵双生的高。P e n n i n g t o n的研究表明,L D具有明显的家族性 ,父系传给子代的比例是 4 0 %,母系为 3 5 %,且单卵双生子同时发生学习障碍的相关性极高;他认为遗 因素的作用在于改变语音表达能力的正常发展L 3 J 。S i m o n E等最近的几项研究 ,都报道了影响阅读障碍和一些语言相关实验的基因定位 ,关于阅读障的基因位点研究 ( T a r g e t e d   l i n k a g e   s t u d i e s) 表明, l 5 q 2 1和 6 p 2 1 两个染色体区域与该症状有关E引。在多个独立家族应用广泛的基因组扫描技术证明了更多的染色体区域如 2 , 3 , l 8等, 似乎都与阅读障碍有关联 。 

1 . 1 . 2 脑损伤  研究发现 ,一些儿童的学习障碍可能与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结构异常有关。一般认为 ,产前 、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伤是主要原因之一 , 与诸如脑外伤 、产 伤 、早产 、低出生体重 、窒息 、新生儿黄疸 、某些传染病 、铅中毒等有关 。 

1 . 1 . 3 神经 系统结构及功能异常 近年来 ,随着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 , 脑功能异常在学习障碍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L D患者有轻度的脑结构异常 、 脑血流局部灌流不足、脑电图轻度异常等。用 CI ' 和 MR I 对 L D的检测主要是水平断层扫描和左右脑半球形态大小的测定。正常人的特征是大脑半球前部左侧于右侧 , 后部左侧大于右侧 。M R I 检测发现 ,有些 L D患者左右脑半球前部形态无别, 或右侧反而小 , 而后部与正常人无异。此外还发现患儿存在第三脑室扩大 ,左右脑室不对称 ,左右额叶对称性异常,脑白质区高吸收等现象。后者提示脑白质髓鞘化完成延迟 。也发现阅读障碍者右侧间脑灰质和左脑后侧部言语中枢以及双侧尾状核体积缩小。有人利用 M R I 、 E E G等手段研究提示, 阅读障碍的病因主要是脑半 球结构及功能分化方面的异常L 5 . 6 j , 从而导致语言能力( V I Q) 的下降。J e f f a ~ 也 提 出用非典型脑发育( A t y p i c a l   B r a i n   D e v e l o p -  腿 I l t ) 的概念来理解发育性学习障碍 , 将更加有利于学者的研究。 

1 . 1 . 4 生理上 的晚熟及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国外一些学者认为, 生理上的晚熟是造成儿童学习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I s J 。K a t z 认为 ,在入学的儿童中, 有一些儿童的生理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 适应能力较差 , 也容易产生学习障碍, 继而导致一些情感问题的产生 ,形成恶性循环。而对于早产和低 出生体重儿的追踪调查 ,发现无论在注意能力、语言能力和运功能力方面,低出生体重儿童都比正常儿童要差 。 

1 . 2 心理认知因素

1 . 2 . 1 智力  智力可看作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用于适应实际生 活或完成学习及工作任务的能力 , 是认知 能力的综合 , 包括一 个人在认知方面的接受 、 保存 、 理解 、 思维 、使用等心理活动。 智力是影响学习障碍儿童学习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L D儿童 智力虽属正常,但明显低于正常 , 并且存在智力结构不平衡现象 , 即言语能力( V I Q ) 显著低于操作能力( P I Q ) E 9 ] 。随着年龄的增长,L D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下降E m J 。许多学者按 B a n .  n e b y n e的智力结构模式对 L D儿童进行研究 ,发现其智力因素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空间因素 >序列因素 >概念因素。程灶火等L 1   J 研究表明, L D儿童 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存在缺陷  而二者与学习成绩有中度相关。 

1 . 2 . 2 学习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是一种综合的行 为过程 ,其影响因素既有来自外部的, 而更重要的则是来自人体内部。适应学习意味着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掌握了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品质、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因此,对学习的适应需要个体良好的人格因素来维系。杨素华L I 3 J 研究发现 ,有较高学习适应水平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 ,在人格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高稳定性 、恃强性 、 敢为性 、 实验性和自律性及低兴奋性 、 敏感性 、怀疑性和 紧张性 。笔者研究发现,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习成绩 的第 2 位 因素, 学习障碍儿童在学习适应性测量中,总分、 学习态度 、听课方法、 学习技巧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独立性和毅力 、 身心健康等方面均比学习优秀组低 , 说明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难度较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也较多,而教师、家长对这些学生缺 乏必要的理解 、关注和投入 。适应性历来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密不可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 。马斯洛和麦特曼甚至认为 ,对生活的适应就是心理健康的构成要素之一。学习的适应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适应,因而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学习适应性良好者心理问题及其症状的表现程度普遍低于学习适应性差的学生 。 

1 . 2 . 3 精神运动能力  精神运动能力是指个体意识支配所表现的精细动作,主要表现在各种感官与动作的适当配合。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配合上能做出适当的动作者 ,即表示有较高的心理动作能力。笔者研究表明D 4 A 5 』 , I J )儿童表现出大脑支配的运动效应及运动反应中枢的某些功能有异常,如记忆力 、注意力 、视觉感知及在特定注意的搜索功能中视觉空间协调和运动准确性下降,手腕灵活度、 手部反应能力降低。简单反应时 、  动作稳定性 、数字符号转换能力 、 连接数字 间,这4项精神运动测试指标的作业成绩均较优秀组为差 。其中,简单反应时、数字符号转换能力反映了速度因素 ,连接数字时间反映了准确性因素,动作稳定性反映了控制运动因素, 提示学习障碍儿童在反应速度 、 准确性 、 控制运动能力上均较优秀组为差。存在这些缺陷的儿童 ,易受外界干扰而分心 , 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反应速度慢 ,动作不协调 ,做作业不能全神贯注 ,考试时也往往粗心草率 ,故难以取得好的成绩。 

1 . 2. 4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由于大脑对躯体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 , 以致整个机体不能有效运动的现象。智力正常甚 至超常的儿童 由于存在感 觉统合失调 , 其智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 ,造成学习和运动技能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研究表明,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将直接影响学业质量。 

1 . 2 . 5 情绪和行为问题 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是导致学习障碍的因素之一。北京洪宝瑟等研究表明,抑郁 、焦虑和情绪障碍对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季卫东等对儿童进行行为问卷调查 ,发现 L D儿童的品行问题 、社交障碍 、冲动 一 多动因子分与多动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笔者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中,学习障碍组与学习优秀组比较 ,品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