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鼓楼旗舰店:鼓楼区中山北路215-1号中商万豪1417工作室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22楼2219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心理新闻>当孩子遇到校园霸凌,作为父母该怎么办?

当孩子遇到校园霸凌,作为父母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3-12 点击数:284

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校园欺凌是一种在学龄儿童中发生的、违背他人意愿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实际或认知到的权力不平衡,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或有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指采用公然、明显的方式进行欺凌。直接欺凌包括直接身体欺凌和直接言语欺凌等类型。其中,直接身体欺凌包括打、踢、抓咬、推搡、勒索、抢夺和破坏物品等身体动作行为;直接言语欺凌包括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等言语行为。

间接欺凌

间接欺凌是指以较不易被发现的方式进行欺凌,通常借助第三方进行欺凌。间接欺凌包括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类型。其中,关系欺凌包括传播谣言、社会孤立等;网络欺凌包括歧视性的短信和电子邮件等

校园欺凌的成因:​

校园欺凌的成因:

 

外层系统(新技术与大众媒介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已然成为滋生网络欺凌的土壤,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研究显示,遭受网络欺凌的学生更倾向于实施网络欺凌和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而且,遭受网络欺凌的学生和同时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出现成绩下降、注意力降低和逃学等现象显著。近几十年来,电影、动漫和电子游戏中暴力与色情信息越来越多,研究者们发现,这将会对青少年产生极端的想法和行为,引发敌意具有深刻影响。

 

同时,社会各界对于校园欺凌现象存在认知偏差。部分人持宽容态度,将校园欺凌看作是校园中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部分人持中立态度,将欺凌视为人的不良品行;部分人持严厉态度,将欺凌视作严重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可能导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这种认知偏差反映出部分人并未真正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而这会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持续恶化。

 

中间系统(家庭环境和养育方式、学校环境与资源)
研究显示,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如专制型和溺爱型)会导致欺凌行为的产生。在中国,很多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却忽略了跟孩子情感联结的建立,以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缺少安全和积极的情感联结会导致儿童产生人际交往问题。另外,在家庭中目睹或经历暴力行为的儿童,在其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将攻击行为合理化。

 

学校环境和资源也可能导致校园欺凌的发生。一方面,在依然偏重应试教育的中国教育制度下,不能服从学校教育管理的、具有独立性、创造性或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的学生有时将会面临不被接纳的挑战。例如,由于教师对于性别多元的不了解或不接受,性少数学生常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学校自身通常缺乏有效的校园欺凌应对机制,学校大多在欺凌行为发生后才介入,并且处理的方式也较传统,大多以校纪校规处置,以对欺凌者批评教育为主,而较少深究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普遍不足。同时,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应对校园欺凌的包括课程和教师资源在内的教育资源。

 

微观系统(个人身心状况及成长经历)
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障碍,其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遭受挑战,从而导致个体行为的反社会倾向。形成自卑、怯懦、孤僻或者骄横、偏执等不良社会心理的学生易成为欺凌行为中的被欺凌者或欺凌者。
暴力攻击行为的习得也可能导致欺凌。学生在家庭、社会经历过或观察到的暴力行为可能使他们习得暴力,从而引发欺凌。
欺凌行为中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具有极强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心理偏激,攻击性强的学生易产生欺凌行为;自卑、敏感、胆怯、懦弱、孤僻的个体则更可能成为受欺凌对象。

 

家长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教师和家长需帮助儿童正确理解“欺凌”的含义;教会儿童识别与应对欺凌;在面对儿童求助时应给予安慰、支持和建议;发现儿童的欺凌行为后立即制止;在与欺凌行为相关人员谈话时应采取分开谈话的方式,这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儿童的隐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成年人收集到更加真实的信息。

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人际关系等因素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老师和家长要了解,掌握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变化,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变化,熟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帮助孩子做好防治工作,让心理疾病远离孩子,从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