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爱磨蹭,但你知道孩子的难处吗?
发布时间:2016-08-17 点击数:1377
出门时,说穿上鞋子,孩子蹲下穿鞋,看见旁边一个玩具,就开始玩玩具。又或者想起要跟妈妈说一句话,就抬起头来说话,鞋子也不穿了,哇啦哇啦说半天。
磨蹭,常常让家长伤透了脑筋。遇到磨蹭的困惑,家长也会四处求助,但许多所谓的方法和招数,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别人家一用就灵的方法,自己运用的时候常常差强人意,甚至完全无效。
有时孩子做事慢并不是故意的,有可能是孩子所做的事情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不会做、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是孩子性格再比较内向不主动去问,那孩子变得磨蹭就在所难免了。
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磨蹭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个着急的家长。这种情况特别多,太多家长都是说孩子磨蹭,然后我们可以观察这些家长,反而倒让人觉得他们的性格急躁。
你知道孩子爱磨蹭,但你知道孩子的难处吗?
每个孩子最初的表现都有点所谓的拖拖拉拉,因为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健全,肌肉力量还不是很大,四肢动作有时还不够协调,何况小孩子又没有太强的时间观念,做事情就可能显得拖拖拉拉一点,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

这一种严格说来也不算磨蹭,乃家长做事无条理,分不清轻重缓急所致。很多教育学家都提倡,当孩子上学后,如果有作业,一定要养成先写作业的习惯。对此我非常赞同。如果作业太多,可以跟老师沟通,但那是另一件事,不在此讨论。
这个做法背后的意义是:你要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完,之后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玩耍了。北京市小学三年级以前不留家庭作业,但老师也会有一些建议的做法,或者至少也要整理明天上学需要的课本。这些事情我都会让小秧先回家做完,处理完就可以随意玩耍,去院子里,或者找别的小伙伴。
这样孩子很快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习惯于每天把任务完成,之后获得放松而且是整段的快乐时光。
但反之,有的家长总是心里想法太多而缺乏原则。放学看天气不错,心想“户外一会儿吧,要不太可惜了”.孩子一玩就收不住,然后回家就该吃饭了,吃完了饭总不能立刻写作业吧,歇一会儿。这也就到八点左右了,孩子多少有点困了,家长也有点累了,又要挑灯夜战,最终孩子哭哭啼啼,家长心浮气躁……本来一放学半小时就能做完的事情,拖拉到半夜都做不完。
我们常常把磨蹭当成孩子的问题,其实,磨蹭往往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不要总是想方设法改变孩子,而是致力于亲子关系的建设。亲子关系好了,孩子能愉悦地体验,愉悦地沟通,那么,磨蹭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孩子做事的时候成人也要留心观察,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主动耐心教孩子做事的技巧,并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效率。
来源:网络
上一篇:一位心理医生给女儿的一封信 下一篇:如何让孩子感觉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