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儿童青少年发展>如何给孩子定规则?

如何给孩子定规则?

发布时间:2016-07-06 点击数:1321

给孩子定规则,自己首先要做到;其次,定规则和执行过程中尽量公平、客观,不要以你的权威做标准;第三,如果规则制定但孩子总是做不到,除了帮孩子找原因外,还要反思一下定的这个规矩是否适合孩子;第四,树规矩同时仍要强调: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这种行为。让孩子知道,妈妈批评我是因为这件事而不是因为我。

  对于爱孩子,父母做的不仅是爱的过程,更要看爱的效果,孩子的反馈是最真实的检测。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定规则”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如果我们给孩子的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与懒惰,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与教养,那这种爱就是贻害无穷的。

  相反,如果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让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和扼杀,那么这种规矩就是毫无作用的。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家是应该是港湾,而不是监狱。

  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则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


  有人把英语中的爱“love”进行的拆分解读,“L”代表Listen(倾听);“O”代表Obligate(感恩);“V”代表Valued(尊重);“E”代表Excuse(宽容)。这种解读对爱的解读对待伴侣是合适的,其实对教育孩子也有几分道理。

  倾听。在给孩子订立规矩之前,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最好是跟孩子进行一次充分的讨论,而不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控制。

  比如孩子吃饭没规矩,东挑西捡,用手抓着吃、又或者孩子总是剩下半碗饭。家长完全可以耐心的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食物不可口?不习惯用筷子?还是真的是因为吃不下了?

  倾听、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再给孩子制定规则。什么时间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果再调整之后再吃饭没规矩,再约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感恩。这里不只是给孩子立规矩时需要一颗感恩的心,而是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发自内心感谢孩子的到来,才能让自己有勇气与无数的琐事和让人崩溃的问题抗衡,才不会被自己情绪的魔鬼所左右,才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管教。

  前苏联教育家杰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最喜欢爱她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尊重。给孩子立规矩需要表达出你的尊重。

  孩子做客的时候没规矩、见到别人家的主人不打招呼、喜欢乱动别人家的东西、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理所当然的索要、在餐厅追逐打闹、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等等。

  我们要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这个年龄段爱玩爱闹的特点,也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约定俗成的礼仪。可以跟孩子订立规矩,告诉孩子在这些场景、场所,我们要保证不影响他人。

  宽容。宽容不是溺爱,更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每个孩子都会有无知和调皮的时候,某一阶段某些事情上的“没规矩”,并不是天塌地陷般的灾难,也非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品质和人格。在孩子“不规矩”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规则之美,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规则教育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包容心远比强制力更能让孩子学到守规矩。

  规矩和爱的统一

  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中有一段话谈说规矩的:“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再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规矩)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我们终究无法陪伴孩子一生,终究有一天要目送他远去。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能为他做,并且让他受益终身的事情,那就是给孩子我们全部的爱,并教会他做人做事的规矩。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