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街口店:玄武区珠江路88号新世界中心A座14楼1403室
江宁店:江宁区日新路2号中海龙湾B幢811室(或4栋811)
江北店:江北新区弘盛路1号弘阳时代中心1期1幢3楼316室
建邺店:建邺区福园街131号万达广场F座15楼1503室
仙林店:栖霞区仙林大道181号万达茂C座
马群店:栖霞区中山门大街698号中垠紫金观邸1幢1216室
心理热线:18061674796
微信公众号:柳笛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09:00-20:00
(周一至周日)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儿童青少年发展>影响孩子人际交往的原因(二)

影响孩子人际交往的原因(二)

发布时间:2016-03-30 点击数:1554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有自己的同伴群体,但是如何与这些群体友好相处,获得支持、爱的流动或者资源,是需要我们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的。
但是柳笛遇到很多孩子,他们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不是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比较困难,愁怀了不少家长。今天,柳笛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影响孩子人际交往的因素,帮助着急的家长们来认识了解造成孩子当下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6、孩子有交往受挫的经历
    每个人都追求成功,因为成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没有人希望自己失败或受挫,因为挫折和失败总是会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功的,他很有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孩子的人际交往也不例外,这时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与人交往中的波澜与挫折,再加上成人没有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帮助和疏导,孩子就有可能会被与人交往中的挫折所困扰而不能自拔,从此变得在众人面前胆小和退缩,害怕与人交往。比如有的孩子在与同伴一起玩耍时,受到了别人的欺负,他想反抗可又实力不如人家,只好逆来顺受,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孩子就会觉得与同伴在一起是件危险的事情,等到下次再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时,他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会采取尽量回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有的孩子由于缺少人际交往的技巧,是因为与别的孩子在一起时得不到大家的喜爱,甚至遭人冷落,被人拒绝,受人排挤,孩子受此遭遇之后,他的心理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他会认为“大家都不喜欢我”,“我在这里根本就不适应”,而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孩子当然就不可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当然就会表现出畏惧和退缩。

 

7、孩子受父母暗示和影响

        有些父母本身就不擅于与人交往,平时很少与外界接触,亲戚之间几乎不走动,朋友也不多,对门邻居住了许多年没打过几次招呼,见了陌生人常常不知所措,有人来家里串门通常也就是几句寒暄了事。家长在人际交往中的这些做法无疑地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孩子会拿家长做为模仿的对象,孩子会从父母身上渐渐地习得这些行为习惯,养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当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得不如人愿时,家长就会说孩子没出息上不了台面不会与人交往,孩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他就会当真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很差很差,从而更加不会与人交往

        有些父母经常告诫孩子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讲话,他们会使你受到欺骗,孩子接受了这种观念,在他的脑子里就会形成陌生人就是坏人的想法,他就会增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安全感,总是对别人处处设防,从而影响和阻碍了他与别人的正常来往。

 

8、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往

    一部分孩子不擅于与人交往是由于受到了家长过多的干涉和限制。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孩子学习好了一切就都好了,人际交往只会使孩子劳神分心,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于是他们就会经常限制孩子与别人来往;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会跟别人学坏,喜欢对孩子所交的朋友一一筛选,什么这个孩子不能交,那个孩子要少来往,孩子本来朋友就不多,经过这么一筛选就更加没人可以往来了;有些父母生怕孩子早恋,有个异性同学打个电话就大惊小怪,非要对孩子追问到底,搞的孩子十分狼狈,其实他们不过是普通朋友而已;有些父母不喜欢孩子带同学到家里来,不是嫌弃孩子们把地面搞脏了,就是嫌弃孩子们乱翻东西,更有甚者居然毫不留情地将孩子的同学出家门。可以反问一句,父母经常如此表现,孩子还怎么与人交往?别的孩子又怎么能够愿意与孩子做朋友呢?

 

9、家长的溺爱和过分保护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甚至达到溺爱的程度,孩子事无巨细父母都给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就是家里的中心和太阳,父母每天都像行星一样不知疲倦地围着孩子转,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家里但凡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从来都是孩子一个人无条件地独占,根本不用考虑与别人分享。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于是当他与别的孩子相处时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关心别人,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骄蛮任性,让人无法接受和靠近,从而使他失去了许多交朋友的机会;有些家长对孩子采取了一些不必要的保护,他们对孩子的外出是处处不放心,总怕孩子会有危险发生,总怕孩子和别人在一起会吃亏受欺负,于是就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即使允许孩子出门也会陪伴左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缺少与人交往的锻炼,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往往较差,在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一些笨拙的举动出现,显得手足无措,而且一旦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发生,他便会选择退缩和回避来应对。

        有的家长出于怕发生危险的心理,总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们奔跑、爬高,过多地限制孩子与外界交往;有的家长因自己的孩子体质差,经常生病,对孩子更是加倍保护、照顾,恨不得把孩子放在"温室"里,处处不放心,剥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依赖、胆小,对新环境难以适应,与人交往则显得十分笨拙;还有的家长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有好吃的让他先吃,好玩的让他玩够,逐渐使孩子养成惟我独尊,不尊重别人,不帮助别人,在与人交往时出现自私任性,霸道。这样的孩子必然失去朋友,久而久之,便养成古怪孤僻的性格。

 

10、"父母意识"的潜移默化

    有些家长本身修养不高,在与人交往中存在着不良的习惯,对人不礼貌、语言粗鲁、态度冷漠等;有的笃信"老实人吃亏"的交往信条,教育孩子"谁碰你一下,你就还他一拳"。如:有个男孩与同伴在玩耍中发生了矛盾,双方均有点伤痕,这个男孩家长知道此事后,不问青红皂白,当众动手打了对方一记耳光,并骂自己的孩子无用。这些无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的最新研究所指出的,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是"父母意识"